小白菊

研究发现,小白菊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属于倍半萜内酯)、除虫菊酯(Pyrethrin),能阻止血小板聚集,并促进释放某些脑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和炎症介质。
其他名称:解热菊,黑叶母菊
英文及拉丁文名称:Feverfew,Tanacetum parthenium
部分循证如下:
*“产品结构形式”: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推陈出新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美国国家补充与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国立公众健康网
www.medlineplus.gov
美国医药网
www.medicinenet.com
美国梅奥诊所
www.mayoclinic.org
美国药品网
www.drug.com
美国植物学会草药信息库
http://cms.herbalgram.org
草药指南网
http://www.herbsguide.net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英文及拉丁文名称:Feverfew,Tanacetum parthenium
简介和使用历史
小白菊为菊科艾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亚大陆交界地区,如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山脉等,现在欧洲、南北美洲和亚洲等全球广泛生长,中国浙江也大面积种植。小白菊叶羽毛状、芳香味,干燥、粉碎后可入药,其他部分也有药用价值。据记载,公元初罗马和希腊草药师就使用小白菊叶诱导分娩和堕胎,治疗发炎发烧、风湿疼痛和严重头痛等。上世纪70年代,英国国家煤炭委员会首席医务官的妻子患有严重的偏头痛,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百姓推荐她尝试小白菊,很快偏头痛几乎痊愈了。结果,小白菊开始被逐渐用于治疗偏头痛并流行于欧美。作用机制和循证
研究发现,小白菊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属于倍半萜内酯)、除虫菊酯(Pyrethrin),能阻止血小板聚集,并促进释放某些脑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和炎症介质。此外,小白菊叶还含有类黄酮、精油和单宁等作用成分。小白菊已成为欧美最常用的、防治偏头痛的草药,包括降低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病频率等。不过,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佐证。部分循证如下:
- 偏头痛:几次双盲试验研究证实,小白菊提取物(含250mcg小白菊内酯)、连续食用4-6周,显著改善偏头痛症状,包括减少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
- 类风湿关节炎RA:初步研究表明,小白菊对RA症状似乎有缓解作用。
如何使用
- 小白菊标准化产品一般含有0.2% - 0.7%的小白菊内酯。一般用量至少含250mcg的小白菊内酯,连续使用4-6周可见效。可降低偏头痛程度和发病率,但不适于急性偏头痛。
- 注意:小白菊内酯含量变化很大而影响疗效,取决于产地、采收时间、干燥和储存条件等。
与药物等相互关系
- 如果正在服用华法林、肝素,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不建议服用小白菊,或遵医嘱。
- 出血性疾病:不建议服用。
副作用及说明
-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基本是安全的。
- 对菊科植物敏感的人,不宜食用。
- 偶见有胃部不适、胀气和腹泻等,以及头晕等。
- 孕妇、哺乳妇安全性不明,不建议使用。
产品结构形式*:
点击可了解其适应证、如何购买...等。*“产品结构形式”: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推陈出新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参考来源:
美国国家补充与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国立公众健康网
www.medlineplus.gov
美国医药网
www.medicinenet.com
美国梅奥诊所
www.mayoclinic.org
美国药品网
www.drug.com
美国植物学会草药信息库
http://cms.herbalgram.org
草药指南网
http://www.herbsguide.net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 本信息(包括任何附带资料)不是为了取代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的诊断、建议或忠告。
-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本文涉及的药物、饮食、运动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使用、或改变调整,以预防或治疗某一特定健康状况或疾病,应首先咨询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并获得他/她们的许可。妊娠和哺乳妇女在使用本网站任何内容前,尤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 除非另有说明,本网站所述内容仅适用于成年人。
- 本网站所推荐的任何产品,消费者应该以实际的产品标签内容为准,尤其应关注重要的安全信息以及产品最新信息,包括剂量、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
- 由于循证医学研究、文献及有关产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网站工作人员将尽力及时更新。
- 本网站不能保证所载文章内容、综合干预方案以及相关成分或产品述及的健康益处,也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