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机制与副作用防控

化疗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它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与仅适用于局部治疗的手术、放疗不同,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对于潜在的和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症均可治疗。
英文名称:Chemotherapy and control of its side effects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化疗可用于:
化疗药分类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如下: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和治疗目的,化疗以多种策略进行治疗,通常分为如下:
一些天然化合物表现出与癌细胞的许多相互作用,这可增强化疗药的抗癌细胞毒性。癌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机制,以摆脱毒素和降解细胞毒剂,包括化疗药物。癌细胞消除毒素的一个关键机制取决于P-糖蛋白,这种蛋白在癌细胞膜中大量存在,可将化学治疗剂泵出癌细胞。实际上,P-糖蛋白是癌症多重耐药的主因之一。几种天然化合物,例如,绿茶中的茶多酚(EGCG)、金雀异黄酮、姜黄素和槲皮素可抑制P-糖蛋白1,2。
天然化合物改善化疗药细胞毒性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阻止活性药物代谢成无活性化合物。这是紫杉醇化疗药特别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很容易分解成肝脏中的无活性代谢物。某些天然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和多酚非瑟酮,在人类肝脏代谢的临床前模型中,可以阻止这种降解3。
许多天然产物已被证明具有作为化疗增敏剂的潜力,包括如下: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营养与草本综合干预
基于循证医学和循证营养学有关文献综合,可点击其综合干预方案如下:
了解癌症更多的治疗及防控方法,可参考本网如下专文:
美国癌症学会
http://www.cancer.org
美国国立补充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化疗网
http://www.chemotherapy.com
加拿大癌症学会
http://www.cancer.ca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概述
化疗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它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与仅适用于局部治疗的手术、放疗不同,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对于潜在的和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症均可治疗。因为化疗药随血液循环到全身的绝大部分组织和器官,对一些存在转移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晚期癌症,化疗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可用于:
- 治疗某些癌症
- 在经过手术或放疗后,降低癌症复发的机会
- 减少术前肿瘤大小
- 杀死已扩散的癌细胞·
- 阻止无法切除的肿瘤生长
- 缩小引起问题的肿瘤
化疗药分类及作用机制
根据化疗药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和与其他药物的关系,化疗药物可分为许多不同类型。一般而言,癌症患者需要同时接受一个以上类别的化疗药物,即所谓联合化疗,旨在最大限度地杀死癌细胞数量,并尽量降低化疗耐药性。化疗药分类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如下:
- 烷化剂,例如:苯达莫司汀、卡铂、苯丁酸氮芥、顺铂、环磷酰胺、丙卡巴肼和链脲佐菌素等:
- 作用机制:绑定DNA,通过抑制蛋白质和DNA合成引起细胞死亡。
- 适于癌症: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和肉瘤;肺、生殖系统(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睾丸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胃癌和头颈癌,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癌症。
- 抗代谢药,例如:磷酸氟达拉滨、甲氨蝶呤、巯嘌呤、5-氟尿嘧啶(5-FU)和羟基脲等:
- 作用机制:干扰代谢途径,包括DNA和RNA合成。
- 适于癌症: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系统、胃肠道、肺、膀胱和头颈癌,及多种其他类型癌症。
- 抗肿瘤抗生素,例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去甲氧基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博来霉素、丝裂霉素C和米托蒽醌等:
- 作用机制:干扰DNA和RNA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这类酶参与DNA合成。
- 适于癌症: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肉瘤和许多实体癌症。
-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例如:托泊替康、伊立替康、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等:
- 作用机制:抑制拓扑异构酶。
- 适于癌症:某些白血病、以及肺癌、卵巢癌、胃肠癌和其他癌症。
- 有丝分裂抑制剂,例如:紫杉醇、伊沙匹隆、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和雌莫司汀等:
- 作用机制:干扰细胞分裂。
- 适于癌症: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肺癌和其他癌症等。
- 其他非典型的化疗药物,例如:L-天冬酰胺酶、硼替佐米:
- L-天冬酰胺酶分解氨基酸天冬酰胺,其不能由某些癌症合成,适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 硼替佐米,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可干扰细胞分解受损蛋白质的能力,适于多发性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的二级治疗。
化疗种类和途径
化疗通常实行周期性治疗,每个周期包括治疗期、休息期,由几个周期组成一个疗程。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和治疗目的,化疗以多种策略进行治疗,通常分为如下:
- 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在手术或放疗前给予,也称为诱导化疗,以缩小原始(原发)肿瘤。
- 辅助化疗(术后化疗):如果癌症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很高,则在手术或放射后给予辅助化疗。
- 姑息化疗:晚期肿瘤癌细胞已广泛转移,化疗目的旨在控制癌症发展、延续生命。
- 巩固化疗或缓解后化疗:为白血病和少数其他类型癌症治疗的一部分治疗,包括几个月的多个治疗周期以维持缓解。
- 维持性化疗:一般是指长期的低剂量治疗,以维持或延期肿瘤控制。
- 联合化疗:使用几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和毒性的药物。它通常用于预防或克服新辅助或辅助化疗期间的耐药性,以及如下的综合治疗方法。
- 综合治疗:指使用常规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或更新类别的抗癌药物,如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激素治疗或免疫疗法。
- 静脉注射,包括小静脉和大静脉注射。
- 口服化疗药
- 鞘内注射,注入大脑和脊髓周围的液体
- 动脉注射(IA)
- 腹腔注射(IP)
- 膀胱内,通过导管直接进入膀胱
- 肌肉注射
- 局部应用,在皮肤上注射
- 皮下注射
化疗耐药性与营养干预
在化疗过程中,癌症对化疗药具有内在的抗性或对它们产生耐药性,这称为化疗药耐药,占转移性癌症治疗中所有药物失效的90%。当癌细胞具有或发展出耐受一种或多种化疗药物的能力时,就会发生耐药性。肿瘤细胞及其周围微环境中的一些内在因素可导致化疗耐药性。一些天然化合物表现出与癌细胞的许多相互作用,这可增强化疗药的抗癌细胞毒性。癌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机制,以摆脱毒素和降解细胞毒剂,包括化疗药物。癌细胞消除毒素的一个关键机制取决于P-糖蛋白,这种蛋白在癌细胞膜中大量存在,可将化学治疗剂泵出癌细胞。实际上,P-糖蛋白是癌症多重耐药的主因之一。几种天然化合物,例如,绿茶中的茶多酚(EGCG)、金雀异黄酮、姜黄素和槲皮素可抑制P-糖蛋白1,2。
天然化合物改善化疗药细胞毒性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阻止活性药物代谢成无活性化合物。这是紫杉醇化疗药特别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很容易分解成肝脏中的无活性代谢物。某些天然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和多酚非瑟酮,在人类肝脏代谢的临床前模型中,可以阻止这种降解3。
许多天然产物已被证明具有作为化疗增敏剂的潜力,包括如下:
- 姜黄素:已被证明可增加多种化疗剂在几种癌症治疗的有效性,例如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C和阿霉素,以及5-氟尿嘧啶等。
- 绿茶成分:多项研究表明,绿茶素EGCG和茶氨酸具有抗肿瘤活性,可增强化疗药的抗癌作用。
- 槲皮素:提高了几种卵巢癌细胞系对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等。
- 鱼油:Omega-3可能在化疗和放射治疗中对癌症治疗发挥作用。
- 褪黑素:综合科学文献表明,作为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激素,高剂量(如20mg/天)可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增加肿瘤患者生存率。
- 云芝多糖复合蛋白(PSK):抗癌和化疗增强特性已在日本广泛研究,PSK可显著延长患有各种癌症(包括胃癌、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等)患者的生存期。在大多数研究中使用的PSK剂量为每天3克。
- 维生素C:高剂量可改善机体抗癌机制,增强化疗敏感和降低相关毒性,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生命。
- 其他天然物,例如:亚洲人参、牛磺酸和γ-生育三烯酚等也能增加一些化疗药的敏感性。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化疗毒副作用与自然干预措施
预防和缓解化疗副作用可避免中断治疗,或停止治疗需要,以及允许更积极的给药方案,从而增加治疗成功的机会。临床上,一般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来管理化疗的毒性作用。然而,许多天然化合物也可以减轻化疗副作用。但化疗与天然化合物相互作用还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患者应与治疗团队密切合作,遵循医师指导。- 疲劳:是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化疗可引起疲惫、极度虚弱、抑郁、注意力难集中以及总体感觉不适等。可能采用的自然干预措施包括如:南非醉茄,花旗参,瓜拿纳,褪黑素,L肉碱,云芝多糖复合肽(PSP),以及灵芝孢子粉、谷氨酰胺和鱼油等。
- 免疫抑制和血液相关并发症:骨髓抑制是化疗最严重和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可导致低红血细胞(贫血)、低白细胞(白细胞减少症)和低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使患者常伴有发烧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以至于终止化疗治疗。可能采用的自然干预措施包括如:EPA(来自鱼油),发酵小麦胚芽提取物(FWGE,爱维麦)、益生菌(乳杆菌等)、锌和牛磺酸等。
- 恶心和呕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食欲不振是常见副作用,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以及疲劳、焦虑等,甚至影响治疗效果。顺铂、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等化疗药已知存在这类副作用。可能使用的自然疗法包括如:姜根、牛磺酸等。
- 周围神经病变:化疗可以损害周围神经(外周神经),导致刺痛、疼痛和麻木等症状,特别是在四肢端,这就是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他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包含周围神经,化疗可导致便秘和心律失常等症状。多达70%接受化疗的个体可发生外周神经病变。不幸的是,至今没有治疗药物。
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作用的几种天然物质包括:钙和镁(注射)、乙酰L肉碱、硫辛酸、鱼油、维生素E和谷氨酰胺等。
- 心脏毒性:对心脏和血管的毒性损伤是化疗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阿霉素、表柔比星和柔红霉素等抗肿瘤抗生素化疗药,其他包括顺铂、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以及5-FU等存在同样副作用。心脏毒性可在化疗后很久才出现,并且可能从亚临床心肌功能障碍到心力衰竭不等,氧化应激损伤是许多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核心机制。可能采用的自然疗法措施包括:辅酶Q10、L肉碱、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越橘和蓝莓)等。
- 肾毒性:几种化疗药物可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顺铂和甲氨蝶呤。顺铂在大约25%的化疗中引起急性肾毒性,发生肾毒性一般需要停止化疗。可能采取的营养干预包括:镁(注射)、水飞蓟、银杏叶、L肉碱、硒和维生素E等。
- 化疗感觉功能障碍:化疗干扰味觉、嗅觉和听觉功能,尤其顺铂、卡铂等,目前仍未有相关的治疗药物。一些研究表明,锌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 手足综合征(HFS):为皮肤对某些化疗药物的反应,症状包括刺痛、疼痛、发红、肿胀和水疱等,化疗药包括5-FU、卡培他滨、阿糖胞苷和多柔比星等。可能采用的自然疗法措施包括:高剂量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E等。
- “化疗脑”:指化疗引起的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副作用,该症状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5-氟尿嘧啶(5-FU)治疗与认知障碍有直接关系。化疗脑的生物机制仍然不明,据认为,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如IL-6和TNF-α)升高以及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还有可能患者癌症诊断和治疗痛苦导致认知功能改变和引起焦虑和抑郁等相关。
- 胃肠道紊乱:化疗可引起一系列不良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和呕吐、腹泻、便秘和食欲不振等。可能采用的自然干预措施包括:特种益生菌株或菌株配方、谷氨酰胺、鱼油以及番泻叶、鼠李皮等。
- 营养状况和恶病质:癌症及化疗药副作用常导致营养不良。维持足够的营养和体重,避免恶病质(肌肉和脂肪损失)对患者至关重要,以便继续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等。导致胃肠道紊乱的化疗可引起营养不良并使预后差。可能采用的自然干预措施包括:谷氨酰胺、鱼油、L肉碱等。
- 口腔粘膜炎:口腔表面溃疡性病变,非常疼痛,化疗常见并发症,40-80%化疗患者可能发生。可能采用的自然干预措施包括:天然蜂蜜、硒和谷氨酰胺等。
- 维生素D不足:化疗患者似乎体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而维生素D在支持免疫系统、预防癌症等方面非常重要。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促进化疗药作用
经实验室和人体研究,下列天然成分可能有助于促进有些化疗药治疗的作用:- 酶改性米糠(MGN-3/Biobran):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特制的多糖体化合物可以提高紫杉醇杀死转移性和非转移性乳腺癌症细胞的能力,其他还包括化疗剂柔红霉素。研究表明,酶改性米糠可激活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
- 发酵小麦胚芽提取物(FWGE):爱维麦FWGE(Avemar™)在欧洲被批准为“癌症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并且已经成为许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主题,研究其作为直接化疗剂以及作为标准癌症放疗和化疗的补充的潜力,有明显的毒性或对化疗疗效的干扰。
- 金雀异黄酮:或称染料木素,已作为营养补充剂广泛使用。在前列腺、乳腺、肺和胰腺癌症细胞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染料木黄酮预处理可以增强细胞生长抑制和癌症细胞因顺铂、多烯紫杉醇和阿霉素而死亡。
- 绿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动物模型中,顺铂和绿茶多酚EGCG治疗比单独治疗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 萝卜硫素及其相关化合物:来自西兰花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含硫植物化学物质在癌症化疗中显示出有希望的补充作用。这些化合物包括硫代葡萄糖苷和异硫氰酸酯如萝卜硫素。萝卜硫素还可能在保护健康细胞免受癌症治疗引起的毒性损伤方面发挥作用。
- 南非醉茄:可以减少环磷酰胺、紫杉醇和阿霉素的副作用,而不会减少这些药物的抗癌作用。在动物模型中,南非醉茄改善了接受这些化疗药物治疗的动物的白细胞和骨髓反应,减少了对健康组织的毒性损伤,并保留了器官功能。南非醉茄还减少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增加了动物的生存时间。
会员可深入阅读包括:实验室研究或临床试验与营养干预、文献索引等 >>
营养与草本综合干预
基于循证医学和循证营养学有关文献综合,可点击其综合干预方案如下:
- 化疗管理(化疗药增敏)
- 化疗管理(防化疗疲劳)
- 化疗管理(抗免疫抑制)
- 化疗管理(维持血细胞数)
- 化疗管理(抗恶心、呕吐)
- 化疗管理(防外周神经病变)
- 化疗管理(减少心脏毒性)
- 化疗管理(降低肾毒性)
- 化疗管理(减少脱发)
- 化疗管理(抗味觉障碍)
- 化疗管理(防手足综合征)
- 化疗管理(抗“化疗脑”)
- 化疗管理(防胃肠紊乱)
- 化疗管理(抗恶病质)
- 化疗管理(减少口腔炎)
- 化疗管理(防维生素D缺乏)
了解癌症更多的治疗及防控方法,可参考本网如下专文:
参考来源:
美国癌症学会
http://www.cancer.org
美国国立补充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化疗网
http://www.chemotherapy.com
加拿大癌症学会
http://www.cancer.ca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 本信息(包括任何附带资料)不是为了取代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的建议或忠告。
-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本文涉及的药物、饮食、运动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使用、或改变调整,以预防或治疗某一特定健康状况或疾病,应首先咨询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并获得他/她们的许可。妊娠和哺乳妇女在使用本网站任何内容前,尤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 除非另有说明,本网站所述内容仅适用于成人。
- 本网站所推荐的任何产品,消费者应该以实际的产品标签内容为准,尤其应关注重要的安全信息以及产品最新信息,包括剂量、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
- 由于循证医学研究、文献及有关产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网站工作人员将尽力更新。
- 本网站不能保证所载文章内容、综合干预方案以及相关成分或产品述及的健康益处,也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