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

小檗碱作为一种传统草药被许多国家民间用于抗菌、治疗胃肠疾病等。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抗代谢综合征、稳定血糖、降血脂和体重等作用,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益。
其他名称: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英文名称:Berberine
专利成分(品牌原料)*:
*专利成分与普通原料之区别:前者是经过科研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专利成分,在医学数据库Pubmed上可溯源;后者是由不同厂商生产的标准化原料,来源不明。产品结构形式*:
点击可了解其适应证、如何购买...等。*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和可购买到的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作用机制与循证
小檗碱(或黄连素)是一种黄色针状结晶、味苦的季铵生物碱,早期从黄连(毛茛科)、印度伏牛(Berberis aristata)欧洲伏牛(Berberis vulgaris)等植物中提取,现在可通过合成法大量生产盐酸或硫酸小檗碱。传统上,因黄连素的广谱抗菌作用,其低剂量在临床上常用于痢疾、胃肠炎治疗等,故有“植物抗菌素”之称。黄连素口服后一般停留在肠道中,故副作用较少。新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发现,小檗碱可以降低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约30%,因而广受重视。初步研究表明,小檗碱通过调节多种信号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和抗自噬活性,包括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肌醇3激酶(PI3K)等。由于小檗碱表现的“多因素效应”,具有抗代谢综合征、降血脂和血糖等作用。诚然,尚待更多的研究支持其疗效作用。
然而,由于小檗碱本身的低溶解度和P糖蛋白(Pgp)外排引起的低吸收率,使其生物利用度较差,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不过,市场上已经开发出可提高生物利用度、耐受性好的小檗碱复合物。
部分循证如下:
- 广谱抗菌:包括抑制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和白喉杆菌等。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故常用于胃肠炎、腹泻等消化道疾病,且副作用小。不过,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极易对本品产生耐药性。
- 抗真菌、抗病毒:对流感病毒、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 降血脂:临床研究显示,口服小檗碱连续3个月剂量1000mg/天,可降低25-35%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 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最新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抗炎、降压等功效,对心衰、心律失常患者有改善作用。
- 2型糖尿病与肥胖:最新研究显示,口服小檗碱可激活AMPK(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而促进葡萄糖代谢、脂肪代谢等,增强葡萄糖耐受性及抑制脂肪合成,因而利于控制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维持体重。
-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一种专利印度提取物Berbevis的初步临床研究表明,补充2 x 550mg/天可改善PCOS患者的代谢和激素紊乱,包括减少痤疮、胰岛素抵抗等。
使用量与方法
参考具体产品使用说明。一些临床试验用量参考:
- 2型糖尿病:连续3个月、每天2-3次服用黄连素500mg,有助于稳定血糖,疗效可比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等糖尿病治疗药物。
- 高胆固醇:连3个月、每天2次服用500mg,可降低总胆固醇、“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与营养或食物关系
未见有相关的报告资料。与药物等相互关系
- 与某些药物可能相互作用,服用时需关注其使用说明。
- 降血糖:黄连素有助于降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时应关注血糖水平变化,或遵医嘱。
- 低血压:黄连素可促进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慎重食用,或遵医嘱。
- 黄疸病、严重肝脏疾病等患者不宜食用小檗碱及相关草药,如伏牛、俄勒冈葡萄、白毛茛和一枝黄花等。
安全注意事项
- 按照推荐剂量服用,基本是安全的,不建议长期服用。
- 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不良反应。
- 小儿不宜食用黄连素,因可能引起核黄疸。
- 孕妇、哺乳妇存在安全隐患,不宜食用,因小檗碱/黄连素可能干扰幼儿肝功能(核黄疸),哺乳妇也不应使用。
参考来源:
美国国立膳食补充剂办公室
http://ods.od.nih.gov
美国国家补充与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国立公众健康网
www.mellineplus.gov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http://www.nlm.nih.gov
美国药品网
www.drug.com
美国梅奥诊所
www.mayoclinic.org
美国医药网
www.medicinenet.com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 本信息(包括任何附带资料)不是为了取代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的诊断、建议或忠告。
-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本文涉及的药物、饮食、运动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使用、或改变调整,以预防或治疗某一特定健康状况或疾病,应首先咨询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并获得他/她们的许可。妊娠和哺乳妇女在使用本网站任何内容前,尤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 除非另有说明,本网站所述内容仅适用于成年人。
- 本网站所推荐的任何产品,消费者应该以实际的产品标签内容为准,尤其应关注重要的安全信息以及产品最新信息,包括剂量、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
- 由于循证医学研究、文献及有关产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网站工作人员将尽力及时更新。
- 本网站不能保证所载文章内容、综合干预方案以及相关成分或产品述及的健康益处,也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