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

乳酸菌为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科的一类分属,是杆状或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该属细菌分解糖的能力强,但对蛋白质分解能力低,因发酵糖产生乳酸而命名。
其他名称:乳杆菌,产酸菌
英文名称: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A.bifidus
2.女性专用乳酸菌:
3.其他:
点击可了解其适应证、如何购买...等。
*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和可购买到的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乳酸菌是人类“友好”细菌,为最常见的益生菌,在人体消化道、呼吸粘膜、泌尿和生殖系统中都自然存在,因此,对健康不可或缺。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利用乳酸菌发酵多种食物,最常见的就是酿酒、乳制品和腌制食物等。乳杆菌主要品种包括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Casei)、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Reuteri)、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詹氏乳杆菌(L.Jensenii)等等。
乳杆菌能防止有害菌过度生长,如产生过氧化氢、醋酸,增加肠道或尿道/生殖道粘膜酸度,抑制有害菌繁殖。此外,益生菌还分泌抗菌肽,作为肠道天然抗生素,抗击有害生物体。许多研究表明,只要肠道菌群失衡,或数量不足,就可能导致某种疾病发生。而通过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维持健康菌落数量,也可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部分循证如下:
美国国立膳食补充剂办公室
http://ods.od.nih.gov
美国国家补充与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国立公众健康网
www.mellineplus.gov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http://www.nlm.nih.gov
美国药品网
www.drug.com
美国梅奥诊所
www.mayoclinic.org
美国医药网
www.medicinenet.com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英文名称: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A.bifidus
本网站介绍的乳酸杆菌种部分如下:
上述菌种包含数个不同菌株,点击可进一步了解及相关产品信息。产品结构形式*:
1.儿童乳酸菌:2.女性专用乳酸菌:
3.其他:
点击可了解其适应证、如何购买...等。
*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和可购买到的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简介与使用历史
乳酸菌为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科的一类分属,是杆状或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该属细菌分解糖的能力强,但对蛋白质分解能力低,因发酵糖产生乳酸而命名。乳杆菌耐酸,最适pH值为5.5~5.8,甚至更低。它广泛分布于植物体表、人畜粪便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动植物发酵产品中,以及在温血动物的口腔、生殖道和肠道内。不过,乳酸杆菌不耐高温,超过43℃就难于生存。乳酸菌是人类“友好”细菌,为最常见的益生菌,在人体消化道、呼吸粘膜、泌尿和生殖系统中都自然存在,因此,对健康不可或缺。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利用乳酸菌发酵多种食物,最常见的就是酿酒、乳制品和腌制食物等。乳杆菌主要品种包括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Casei)、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罗伊氏乳杆菌(L.Reuteri)、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詹氏乳杆菌(L.Jensenii)等等。
作用机制与循证
大量研究表明,乳杆菌可维持和调节口腔、呼吸道黏膜、肠道和生殖、泌尿道等菌落平衡,生理作用包括:阻止病原菌对肠道的入侵和定植,维持肠道屏障免疫、抗感染,预防和抑制肠道肿瘤的发生,促进消化,合成某些氨基酸和一些B族维生素,降低胆固醇,抑制肠内毒素生产和延缓衰老等。乳杆菌能防止有害菌过度生长,如产生过氧化氢、醋酸,增加肠道或尿道/生殖道粘膜酸度,抑制有害菌繁殖。此外,益生菌还分泌抗菌肽,作为肠道天然抗生素,抗击有害生物体。许多研究表明,只要肠道菌群失衡,或数量不足,就可能导致某种疾病发生。而通过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维持健康菌落数量,也可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部分循证如下:
- 轮状病毒感染(秋季腹泻):临床研究证实,口服乳杆菌对预防或抑制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秋季腹泻)有效,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应该在发生后48小时内服用至少100亿个菌落单位。
- 花粉热:临床研究表明,服用20亿/天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连续5周,可缓解对草花粉过敏症状;每天服用100亿约氏乳杆菌(L. johnsonii )12周可改善儿童持续性花粉过敏症状。
- 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表明,服用仅含有乳杆菌菌株的益生菌可降低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风险。
- 湿疹(特应性皮炎)。大多数研究表明,许多乳酸杆菌产品有益于治疗湿疹。乳酸杆菌GG似乎可以减轻对牛奶过敏的婴儿的湿疹症状。但副干酪乳杆菌似乎不利于治疗湿疹。一些研究表明,在怀孕期间服用乳杆菌可降低婴儿湿疹的风险。
- 婴幼儿与过敏反应相关性疾病(特应性疾病):研究表明,服用乳杆菌可能阻止特应性疾病的发展,但只有某些乳杆菌菌株似乎可以降低风险,如特异性的鼠李糖乳杆菌L. GG(Culturelle),在分娩前2-4周口服并持续哺乳期3-6个月,有助于预防婴幼儿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特应性疾病。
- 预防婴幼儿腹泻:临床研究发现,给予1-36个月龄婴幼儿服用特定的鼠李糖乳杆菌(L.GG,Culturelle),可减少患腹泻风险,并能降低营养不良儿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风险。但不能缩短腹泻时间,说明只能预防而没有治疗作用。
- 阴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研究表明,口服加氏乳杆菌(L.gasseri)和鼠李糖乳杆菌胶囊制剂可减少阴道细菌性感染或复发;每天食用酸奶(含嗜酸乳杆菌)可能阻止这类感染发生。用嗜酸乳杆菌制成的栓剂局部使用,可防止或治疗感染。
- 预防化疗所致腹泻:化疗药5-氟尿嘧啶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和其他胃肠道副作用。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大肠癌患者化疗后服用特定的鼠李糖乳杆菌(L.GG,Culturelle)),可减少相关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胃部不适,并缩短住院时间,甚至减少使用化疗药量。
- 肠易激综合征IBS: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可以改善IBS的症状,如腹胀和胃痛。
- 癌症治疗与口腔粘膜炎:研究表明,从放疗或化疗治疗的第一天开始并持续一周,患者服用含有短乳杆菌(L.brevis)的锭剂(含片)可降低口腔溃疡或黏膜炎并发症。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研究表明,服用特定的干酪乳杆菌菌株(L. casei)8周可以减少女性RA患者的关节肿胀和不适。
- 老年性便秘:研究发现,服用干酪乳杆菌65亿单位或罗伊氏乳杆菌2亿单位,连续使用2周以上,可缓解老年慢性便秘、
- 复发性鹅口疮:研究表明,口服或局部使用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合,可降低鹅口疮复发频率。
- 尿路感染:研究发现,服用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混合,可调节尿道菌群、抑制致病菌、降低尿路感染发生或复发。
- 憩室病:初步研究表明,服用干酪乳杆菌,可缓解症状、降低发病率。
- 慢性牙周炎:研究表明,食用乳酸杆菌咀嚼片,可增加口腔健康菌,抑制有害菌繁殖。
使用量和方法
- 一般认为,复合型益生菌比单种类效果更好。
- 具体参照产品说明书,注意不同菌种、包装方式等使得用量不一样,。
- 一些临床试验的成人使用量参考:
- 花粉热:至少2billion/天副干酪乳杆菌,连续7周,或联合服用10mg/天氯雷他定,持续5周。
- 预防抗生素所致腹泻:嗜酸乳杆菌LA-5和双歧杆菌BB-12组合,合计2billion x 2次/天,持续2周。
- 湿疹(特应性皮炎):鼠李糖乳杆菌等特定菌株。
- 预防婴幼儿湿疹:从妊娠第36周开始每天使用1亿菌落单位的罗伊氏乳杆菌直至分娩,可预防婴幼儿湿疹。或分娩前2-4周,每天服用10-20billion菌落单位的乳杆菌GG。
- 细菌性阴道病:每天饮用150mL含有嗜酸乳杆菌的酸奶连续2个月,或服用嗜酸乳杆菌胶囊。
- 预防癌症化疗所致腹泻:在化疗7个月期间,每天分2次服用10-20billion CFU(菌落单位)的鼠李糖乳杆菌GG。
- 幽门螺杆菌感染:每天2次服用含加氏乳杆菌(L. gasseri) 1billion CFU的酸奶,持续4-8周,或联合服用抗生素;每天3次服用嗜酸乳杆菌特定菌株,抗生素一起。
- 肠易激综合征(IBS):每天服用10billion嗜酸乳杆菌特定菌株,持续6周;或每天服用1次含10billion CFU植物乳杆菌胶囊,持续4周。
- 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在化疗期间,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锭剂每2-3小时含于口腔中4-6次/天,持续至一周以上。
- 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天服用1亿CFU的干酪乳杆菌(L.Casei),持续8周。
- 旅行性腹泻:每天服用2billion菌落单位(CFU)鼠李糖乳杆菌特异性菌株GG,从旅行前两天开始持续到旅行结束。
- 一些临床试验的儿童使用量参考:
- 秋季腹泻:对于感染轮状病毒婴幼童,服用10-100billion罗伊氏乳杆菌,持续长达5天。注意:剂量不足可能无效。
- 婴儿腹绞痛:在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中,每天使用1亿CFU的罗伊氏乳杆菌(专用滴剂),可长达90天。
- 花粉热:7-12岁儿童,每天服用10billion约氏乳杆菌(L. Johnsonii),连续12周,可同时服用5mg左旋西替利嗪(L evocetirizine)。
- 预防抗生素所致腹泻:抗生素治疗期间,每天服用1次鼠李糖乳杆菌GG约10-20billion。
- 湿疹(特应性皮炎):每天2次使用5billion CFU的米酒乳酸杆菌(L.Sakei),持续12周。在1-13岁儿童中,每天2次服用5billion CFU的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持续12周。从出生到12个月,每天1亿CFU罗伊氏乳杆菌。
- 腹泻:6-24个月婴幼儿在住院期间,每天2次6billion CFU的鼠李糖乳杆菌特异性菌株。
- 幽门螺杆菌感染:94billion CFU嗜酸乳杆菌和8.6billion CFU双歧杆菌组合,每天与抗生素一起服用2周,然后单独使用益生菌再持续4周。
- 预防肺部感染:可服用含有100万至50亿CFU不等的各种乳酸杆菌的乳制品。
- 旅行性腹泻:每天服用2billionCFU的鼠李糖乳杆菌特异性菌株GG,从旅行前两天开始持续到旅行结束。
附注:1billion = 10亿
来源与可能缺乏
- 大部分乳酸杆菌来源于发酵的乳制品,在民间使用已有数百或上千年历史。
- 酸奶是乳酸菌的最好来源,但是,不同品牌酸奶含菌量和功效相差很大。
- 有些酸奶特别是冷藏的几乎不含活菌。
- 可以补充粉剂、片剂、胶囊和液态等乳酸菌制品。
- 以下情况可能引起益生菌缺乏:
- 经常使用抗生素
- 慢性腹泻
- 一些不合理的饮食
与营养或食物关系
嗜酸乳杆菌可在体内制造维生素B,如烟酸、生物素和维生素B6等。与药物等相互关系
- 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服用时应关注其使用说明书,或遵医嘱。
-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应该间隔2小时前或后服用益生菌。
-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抑制或HIV患者:不建议服用益生菌,以免肠道细菌过度生长,有害健康。
- 断肠综合症:不建议服用。
安全注意事项
- 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乳杆菌对儿童和成年人是安全的。
- 对于孕妇、哺乳妇,口服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组合是安全的,鼠李糖乳酸杆菌GG(L.Rhamnosus GG)是安全的。其他乳杆菌株安全性不明,不建议服用,或谨遵医嘱。
参考来源:
美国国立膳食补充剂办公室
http://ods.od.nih.gov
美国国家补充与整体医学中心
https://nccih.nih.gov
美国国立公众健康网
www.mellineplus.gov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http://www.nlm.nih.gov
美国药品网
www.drug.com
美国梅奥诊所
www.mayoclinic.org
美国医药网
www.medicinenet.com
其他参考文献:详见具体的综合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和安全信息
- 本信息(包括任何附带资料)不是为了取代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的诊断、建议或忠告。
-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本文涉及的药物、饮食、运动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使用、或改变调整,以预防或治疗某一特定健康状况或疾病,应首先咨询医生或有关合格从业人士,并获得他/她们的许可。妊娠和哺乳妇女在使用本网站任何内容前,尤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 除非另有说明,本网站所述内容仅适用于成年人。
- 本网站所推荐的任何产品,消费者应该以实际的产品标签内容为准,尤其应关注重要的安全信息以及产品最新信息,包括剂量、使用方法和禁忌症等。
- 由于循证医学研究、文献及有关产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网站工作人员将尽力及时更新。
- 本网站不能保证所载文章内容、综合干预方案以及相关成分或产品述及的健康益处,也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