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是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链球菌属的一种细菌,于1879年由L.Pasteur从人体中分离。该菌呈球形、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产乳酸、不产孢子和不移动。
其他名称:
英文名称: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 salivarius
作为最早在新生儿牙菌斑上定殖的细菌之一,S.salivarius是牙齿的主要定殖者,充当其他口腔微生物附着的基质。口腔微生物群在牙菌斑中形成“刺猬”结构,其中链球菌属构成该结构的基部和尖端2。
目前研究较多和市场上常见的S.salivarius菌株如下:
点击可以了解该菌株简介、用途和产品购买等。
注:唾液链球菌K12与M18二者使用主要区别:
2. 成人唾液链球菌:
点击可了解其适应证、如何购买...等。
*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和可购买到的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该细菌素是一种抗菌肽BLIS(Bacteriocin-like Inhibitory Substances,类细菌素抑制物质)。这些肽显示种间抑制作用,并抑制化脓性链球菌(导致链球菌感染)。市场上销售的含有唾液链球菌的锭剂是为了增强对毒性更强的链球菌菌株的免疫力。舌头上带有这种天然唾液链球菌菌株的人已被证明较少感染链球菌,可能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风险4。
K12产生的细菌素显示出对口臭相关物种的抑制活性5。唾液链球菌的不同菌株能够产生被称为羊毛硫抗生素(Lantibiotics)的细菌素,具有抗感染的潜力6。
部分循证如下:
1.作为口腔益生菌:
Burton JP 等人对益生菌唾液链球菌M18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在口腔微生物组中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力。该研究是在随机分组的100名患有活动性蛀牙的儿童中进行的。经过三个月的 M18 治疗后,参与者接受了斑块和整体组织健康变化的检查。M18治疗后斑块评分显著降低7。
该试验还表明,该菌株产生的细菌素以变形链球菌为目标,变形链球菌是一种在口腔中发现的引起蛀牙的细菌。减少牙菌斑积累和酸化的酶的产生也证明 M18 菌株是一种有益的益生菌 。许多人类疾病直接(例如龋齿)或间接(例如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微生物群失衡有关7。
2.有益耳腔健康
S. salivarius K12对人类的耳朵健康可产生有益的影响。已经进行了一项细菌疗法试验,该试验通过对患有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或中耳感染的儿童施用含有唾液链球菌菌株的鼻喷雾剂来测试唾液链球菌的潜在益处8。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细菌病原体侵入中耳可引起急性中耳炎 (AOM) 或中耳感染,有时还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SOM)。超过 80%的学龄前儿童至少有一次AOM或SOM。
唾液链球菌K12的喷雾处理表明,AOM发病率每月下降约40%,双耳纯音测听得到改善 。此外,在临床研究的任何儿童中均未发现副作用8。
3. 减少口臭
还测试了益生菌唾液链球菌K12降低口臭严重程度的能力。23名受试者被给予含有K12菌株的药片或安慰剂。在为期三天的方案之后,通过分析他们的挥发性硫化合物水平来评估口臭的严重程度。他们唾液中的细菌组成也在培养物中进行了分析5。
结果表明口臭的严重程度确实降低了,唾液链球菌K12抑制了黑色素细菌以及其他与口臭相关的细菌的生长。 因此,唾液链球菌 K12 竞争性地定殖在其他细菌已定殖的区域,可能是降低口臭严重程度的有效解决方案5。
4. 抗炎特性
S.Salivarius的另一个特征包括它能够在出生后很快栖息在口腔中,为婴儿提供抗炎机制。唾液链球菌可用于治疗非典型肺炎。它还可以抑制肺炎球菌对咽部上皮细胞的粘附9。
一项特定研究仔细检查了两种不同的唾液链球菌菌株(K12和M18)对人咽上皮细胞系(底特律 562/D562)的影响,以研究抑制方法。结果表明,该细菌利用一种机制来阻断肺炎球菌结合位点,从而减少肺炎球菌对咽部上皮细胞的粘附9。
然而,抑制作用取决于唾液链球菌的菌株及其剂量。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肺炎球菌结合位点的阻塞是否与唾液链球菌的存在同时发生。了解唾液链球菌等益生菌如何抑制肺炎球菌粘附是潜在开发预防肺炎球菌定植新策略的关键9。
1. P Roge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growth and maintenance in artificial saliva J Appl Microbiol. 2011 Sep;111(3):631-41.
2. Welch JL et al. Biogeography of a human oral microbiome at the micron scale. PNAS 2016 Jan 113(6): E791-800.
3. Kaci G et al.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a commensal bacterium of the oral cavity and digestive tract.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0(3): 928–34.10.1128/AEM.03133-13.
4.Wescombe PA et al. Streptococcal bacteriocins and the case for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as model oral probiotics Future Microbiology. 2009 Sept 4 (7): 819–35.
5. Burton JP et al.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robiotic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K12 on oral malodour parameters. J Appl Microbiol. 2006 Apr;100(4):754-64.
6. Barbour et al.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ocin-producing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Malaysian subjects. PLoS One. 2014 Jun 18;9(6):e100541.
7. Burton P et al. Influence of the probiotic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train M18 on indices of dental health in childre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Med Microbiol. 2013 Jun;62(Pt 6):875-884.
8. Pierro F et al. Oral Use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K12 in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ilot, Uncontrolled Study Int J Gen Med. 2015 Sep 15;8:303-8.
9. Manning J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mediated inhibition of pneumococcal adherence to 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BMC Microbiology 2016 Sept, 16: 225.
英文名称: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 salivarius
简介
唾液链球菌是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链球菌属的一种细菌,于1879年由L.Pasteur从人体中分离。该菌呈球形、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产乳酸、不产孢子和不移动。唾液链球菌在人类出生后几小时内定植于口腔、上呼吸道,使其成为人类最早接触到的共生细菌之一。它被认为有助于免疫稳态和调节炎症反应,因此一般是无害的,但却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对免疫力低下者不利1。作为最早在新生儿牙菌斑上定殖的细菌之一,S.salivarius是牙齿的主要定殖者,充当其他口腔微生物附着的基质。口腔微生物群在牙菌斑中形成“刺猬”结构,其中链球菌属构成该结构的基部和尖端2。
目前研究较多和市场上常见的S.salivarius菌株如下:
点击可以了解该菌株简介、用途和产品购买等。
注:唾液链球菌K12与M18二者使用主要区别:
- Blis K12菌株:主要用于防止或减少口臭、抑制扁桃体炎、咽喉炎和龌齿等,并有助于防止中耳炎等。
- Blis M18菌株:可防止蛀牙并抑制牙菌斑,降低蛀牙、牙龈炎和牙周炎风险,主要用于牙齿、牙周等口腔保健。
产品结构形式*:
1. 儿童唾液链球菌:2. 成人唾液链球菌:
点击可了解其适应证、如何购买...等。
*根据国际市场最新销售和可购买到的产品所列。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本网将尽力定期更新。
作用机制与循证
S.salivarius的几种菌株能够干扰呼吸道病原体,其代谢物可触发人类IEC中NF-κB激活的抑制。据报道,唾液链球菌的特定菌株,如唾液链球菌TOVE-R和K12,是强毒性链球菌的成功拮抗剂,这归因于其细菌素的产生 3。该细菌素是一种抗菌肽BLIS(Bacteriocin-like Inhibitory Substances,类细菌素抑制物质)。这些肽显示种间抑制作用,并抑制化脓性链球菌(导致链球菌感染)。市场上销售的含有唾液链球菌的锭剂是为了增强对毒性更强的链球菌菌株的免疫力。舌头上带有这种天然唾液链球菌菌株的人已被证明较少感染链球菌,可能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风险4。
K12产生的细菌素显示出对口臭相关物种的抑制活性5。唾液链球菌的不同菌株能够产生被称为羊毛硫抗生素(Lantibiotics)的细菌素,具有抗感染的潜力6。
部分循证如下:
1.作为口腔益生菌:
Burton JP 等人对益生菌唾液链球菌M18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在口腔微生物组中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力。该研究是在随机分组的100名患有活动性蛀牙的儿童中进行的。经过三个月的 M18 治疗后,参与者接受了斑块和整体组织健康变化的检查。M18治疗后斑块评分显著降低7。
该试验还表明,该菌株产生的细菌素以变形链球菌为目标,变形链球菌是一种在口腔中发现的引起蛀牙的细菌。减少牙菌斑积累和酸化的酶的产生也证明 M18 菌株是一种有益的益生菌 。许多人类疾病直接(例如龋齿)或间接(例如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微生物群失衡有关7。
2.有益耳腔健康
S. salivarius K12对人类的耳朵健康可产生有益的影响。已经进行了一项细菌疗法试验,该试验通过对患有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或中耳感染的儿童施用含有唾液链球菌菌株的鼻喷雾剂来测试唾液链球菌的潜在益处8。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细菌病原体侵入中耳可引起急性中耳炎 (AOM) 或中耳感染,有时还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SOM)。超过 80%的学龄前儿童至少有一次AOM或SOM。
唾液链球菌K12的喷雾处理表明,AOM发病率每月下降约40%,双耳纯音测听得到改善 。此外,在临床研究的任何儿童中均未发现副作用8。
3. 减少口臭
还测试了益生菌唾液链球菌K12降低口臭严重程度的能力。23名受试者被给予含有K12菌株的药片或安慰剂。在为期三天的方案之后,通过分析他们的挥发性硫化合物水平来评估口臭的严重程度。他们唾液中的细菌组成也在培养物中进行了分析5。
结果表明口臭的严重程度确实降低了,唾液链球菌K12抑制了黑色素细菌以及其他与口臭相关的细菌的生长。 因此,唾液链球菌 K12 竞争性地定殖在其他细菌已定殖的区域,可能是降低口臭严重程度的有效解决方案5。
4. 抗炎特性
S.Salivarius的另一个特征包括它能够在出生后很快栖息在口腔中,为婴儿提供抗炎机制。唾液链球菌可用于治疗非典型肺炎。它还可以抑制肺炎球菌对咽部上皮细胞的粘附9。
一项特定研究仔细检查了两种不同的唾液链球菌菌株(K12和M18)对人咽上皮细胞系(底特律 562/D562)的影响,以研究抑制方法。结果表明,该细菌利用一种机制来阻断肺炎球菌结合位点,从而减少肺炎球菌对咽部上皮细胞的粘附9。
然而,抑制作用取决于唾液链球菌的菌株及其剂量。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肺炎球菌结合位点的阻塞是否与唾液链球菌的存在同时发生。了解唾液链球菌等益生菌如何抑制肺炎球菌粘附是潜在开发预防肺炎球菌定植新策略的关键9。
使用方法
参照K12和M18的具体产品使用说明。与药物等相互关系
- 在服用抗生素期间,不建议口服唾液链球菌制剂。
- 在使用抗菌漱口水时,不宜口服唾液链球菌制剂,应该间隔开来使用。
- 免疫低下或免疫受损者不宜服用唾液链球菌,或谨遵医嘱。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 按照产品推荐方法使用,副作用极少。
- 儿童可以安全使用K12制剂产品。
- 妊娠期、哺乳期:安全信息不明,不建议服用,或谨遵医嘱。
如何选择益生菌产品?
以下是根据微生物学家和肠道健康营养治疗医师的建议:- 含有具体的菌株号:务必选择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有知名或注册菌株号(非菌种)产品。例如:鼠李糖乳杆菌LGG或长双歧杆菌BB536…等。注册菌株都经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测试,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有保障。专业或大牌的益生菌产品标签上都有明确的菌株号。
- 单菌株比多菌株产品往往更好。单菌株(例如乳双歧杆菌BB-12或植物乳杆菌299V等)是经过独立和反复研究的知名菌株,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而且产品制造商是经过菌株生产厂商授权经销的,没有假冒产品风险。
- 有时候含有几十亿数量可能更好(英文1B表示10亿):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指出,益生菌最佳剂量取决于具体的菌株和产品。选择益生菌产品,不一定需要高强度的数百亿或数千亿的细菌个数产品。因为益生菌生产厂培养专家是根据临床试验确定的剂量来配制的。当然,个人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例如一般保健和治疗所需的剂量不同。
- 胶囊、粉末和软糖与液体补充剂一样有效。经过严格测试的注册菌株产品服用后都能有效到达肠道,与产品形式没有关系。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即可。
- 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具有不同的作用或疗效,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例如,婴幼童、孕妇、女性私密健康,以及日常保健、肠道问题等需要选择不同的益生菌产品。
- 选择专业或知名品牌很重要:市场上益生菌产品数目繁多、眼花缭乱。益生菌产品作用与活菌数量、可到达肠道的有效数量等直接相关。选择专业或知名品牌产品有基本的保障。
Reference:
1. P Roge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growth and maintenance in artificial saliva J Appl Microbiol. 2011 Sep;111(3):631-41.
2. Welch JL et al. Biogeography of a human oral microbiome at the micron scale. PNAS 2016 Jan 113(6): E791-800.
3. Kaci G et al.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a commensal bacterium of the oral cavity and digestive tract.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0(3): 928–34.10.1128/AEM.03133-13.
4.Wescombe PA et al. Streptococcal bacteriocins and the case for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as model oral probiotics Future Microbiology. 2009 Sept 4 (7): 819–35.
5. Burton JP et al.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robiotic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K12 on oral malodour parameters. J Appl Microbiol. 2006 Apr;100(4):754-64.
6. Barbour et al.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ocin-producing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Malaysian subjects. PLoS One. 2014 Jun 18;9(6):e100541.
7. Burton P et al. Influence of the probiotic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train M18 on indices of dental health in childre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Med Microbiol. 2013 Jun;62(Pt 6):875-884.
8. Pierro F et al. Oral Use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K12 in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ilot, Uncontrolled Study Int J Gen Med. 2015 Sep 15;8:303-8.
9. Manning J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mediated inhibition of pneumococcal adherence to 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BMC Microbiology 2016 Sept, 16: 225.